图片
图片
图片
《却病歌》出自清代养生学者石天基之手,这位躬身践行"治未病"理念的医者,深谙"百病生于气"的养生真谛。全篇以"心乐祛疾"为主线,构建起一套简明易行的情志养生体系,堪称传统中医"形神共养"理论的实践指南。
开篇"气血弱"三字道破养生起点——接纳先天禀赋的差异。石氏不提进补药膳,却强调"会快活"才是固本之基,这与《内经》"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"的智慧一脉相承。第二联更递进揭示:疾病发生时,积极心境比药物更能激发自愈力。
最精妙处在于提出"心药"概念。不同于普通药方,这种无形之药需通过调节七情来炮制:喜能胜忧,乐可化郁。尾句"快活歌"的比喻,将抽象的养生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修行——正如晨起梳头、夜卧揉腹,保持愉悦本身就该成为养生必修课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却病歌
——石天基〔清〕
人或生来气血弱,不会快活疾病作。
病一作,心要乐,心一乐,病都却。
心病须将心药医,心不快活空服药。
且来唱我快活歌,便是长生不老药。
【01】人或生来气血弱,不会快活疾病作
〖📜释义〗
每个人的先天体质不同,若不能保持愉悦心境,就容易引发疾病。这里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:身体的薄弱之处需要心灵阳光的滋养,负面情绪恰似诱发疾患的引信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观察自然界的草木,向阳生长的总是格外茁壮。人亦如此,内心的明亮能弥补体质的不足。想起山间清泉,纵使源头细小,只要保持流动便不会腐坏。生活中的困顿如同山石,乐观的心态就是穿越阻碍的活水。
当我们把"快活"视作必修的养生功课,便掌握了最天然的良药。就像农人懂得顺应节气播种,养护身心也要把握情绪的季节。在阴雨绵绵时储备阳光,方能在寒潮来袭时守住生命的温度。
图片
【02】病一作,心要乐,心一乐,病都却
〖📜释义〗
疾病发作时更要保持快乐心境,积极情绪能帮助击退病魔。这不是否定药物治疗,而是强调心理调适如同为身体注入正气,形成抵御疾病的内在屏障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想起古琴的调弦,过紧易断,过松失声。对待疾病何尝不是如此?既不能掉以轻心,亦不必惶惶不可终日。保持适度的关注与豁达的胸怀,就像给生命之琴调试出最佳音准。
见过山崖上的松柏吗?它们未必生长在沃土,却因懂得顺应风势而成就苍劲姿态。病中养心亦是这般智慧,将暂时的困顿转化为重塑生命韧性的契机。风雨过后,年轮里刻下的都是智慧。
图片
【03】心病须将心药医,心不快活空服药
〖📜释义〗
情志失调引发的疾病需要从心理根源调理,若不能解开心结,服药只是治标不治本。古人用"心药"这个精妙比喻,道出了身心同治的养生真谛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如同耕种需要同时改良土壤与优选种子,养护健康也要身心并重。见过春日解冻的溪流吗?只有消融心底的冰封,生命的活水才能畅然流动。
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郁结,不妨学着像处理旧书页般轻轻拂去灰尘。不必强求完美无缺的生命状态,学会与偶尔的褶皱共存,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。毕竟,最细腻的绸缎也会留下时间的纹路。
图片
【04】且来唱我快活歌,便是长生不老药
〖📜释义〗
作者最终点明主旨:保持愉悦就是最好的养生良方。将抽象的心理状态具象化为可传唱的歌曲,体现了中医文化"以乐疗疾"的古老智慧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想起古人踏歌而行的潇洒,那份快意不是逃避现实的狂欢,而是勘破生命本质的从容。真正的养生歌谣不在曲调是否优美,而在吟唱时能否让心灵舒展如初春的柳枝。
当我们把每个平凡日子都当作生命的词牌,便能填出属于自己的清平乐。不必刻意追求长生秘诀,只需保持心灵如溪水般清澈流动,岁月的馈赠自会沉淀出醇厚滋味。
图片
与君共勉!
END
图片
欢迎关注 “淳风雅言”!
谢谢帮忙 “点赞” + “分享” + “推荐”!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互联网股票配资网,场外配资炒股,炒股配资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